Skip to content

1、计算机系统组成

硬件

  • 处理器(CPU)
    • 运算器
    • 控制器
  • 存储器
    • 主存储器
    • 外(辅助)存储器:硬盘(属于外设)
  • 总线:连接不同内部设备
    • 数据总线:传输数据
    • 控制总线:传输控制信息
  • 接口
  • 外部设备
  • ...

存储器

  • CPU 中的寄存器存储比特(bit)大小的数据

  • Cache(按内容存取 - 相联存储器)

  • 内存(主存、DRAM)

  • 外存(辅存):硬盘、光盘、U 盘

大量数据存在外存,运行时从外存加载到内存,再由 CPU 进行存取

时间局部性:程序中的某条指令一旦执行,不久以后该指令可能再次执行,典型原因是由于程序中存在着大量的循环操作

空间局限性: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,不久以后,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将被访问,即程序再一段时间内所访问的地址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,其典型情况是程序顺序执行

分级存储的目的是:解决存储的容量、价格和速度之间的矛盾

总线

各种设备之间使用总线进行连接

概念

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送线,用来连接多个部件并为之提供信息交换通路【总线通常是半双工的】

  • 单工:传输时这条线路只能单向接受或只能发送(网络)
  • 半双工
  • 全双工:某条线路上可以同时接受或发送(打电话)

特点

  • 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,但可同时从总线接受数据(类似对讲机)
  • 通过总线复用方式可以减少总线中信号线的数量,以较少的信号线传输更多的信息

分类

  • 芯片内总线: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各部分的连接元件级总线。用于一块电路板内各元器件的连接。
  • 系统总线(内总线):用于计算机各组成部分(CPU、内存和接口等)的连接
  • 外总线(通信总线):用于计算机与外设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或通信

功能上分为地址总线、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

数据传输方式将总线分为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

  • 并行总线:将数据字节的各位用多条数据线同时进行传送【短距离】
  • 串行总线:数据是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的,在传输中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。【长距离,传输波特率可以调整,正确性依赖于校验码,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使用多种】

数据传输控制方式

  • 程序控制(查询)方式:分为无条件传送和程序查询两种方式。方法简单,硬件开销小,但 I/O 能力不高,严重影响 CPU 的利用率(CPU 不断查询 IO 进度,等待 IO 完成才继续,这个阶段 CPU 不能干别的活)

  • 程序中断方式:与程序控制方式相比,中断方式因为 CPU 无需等待而提高了传输请求的响应速度【CPU 和 IO 传输可以并行】

  • DMA(直接存储器访问) 方式:DMA 方式是为了在主存和外设之间实现高速、批量数据交换而设置的。DMA 方式比程序控制方式和中断方式都高效【CPU 和 IO 传输可并行】

  • 通道方式

  • IO 处理机

处理器体系结构

冯诺依曼结构

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合并在一起。指令和数据都通过相同的数据总线传输

目前的 I3、5、7 都是这种结构

哈佛结构

指令和数据存储器分开存储,可以并行读取,有较高的数据吞吐率。 有指令和数据的数据总线、地址总线

一般用于嵌入式系统处理器,DSP 属于哈佛结构

CISC(复杂指令集)和 RISC(精简指令集)

CISC

复杂指令集,数量多,支持多种寻址方式,采用微程序控制技术(微码)

RISC

精简指令集,数量少,支持的寻址方式少,增加了通用寄存器,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;适合采用流水线

软件

系统软件

  • 操作系统
  • 编译工具

应用软件

  • 办公软件
  • 娱乐软件
  • 信息系统软件

KESHAOYE-知识星球 V20250523200726